米乐m6平台官方版

当前位置: 首页 > 米乐m6平台官方版

一种自攻螺套安装工具的制作方法

时间: 2024-04-01 作者: 米乐m6平台官方版

  1.本实用新型涉及自攻螺套安装工具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自攻螺套安装工具。

  2.在工业应用方面,自攻螺套是一种新型能加强螺纹强度的紧固件,自攻螺套安装入塑料、铝合金、铸铁、铜等较软的母材内,能形成较高强度的内螺纹孔,具有承受拉力大、不易松动的特点。目前自攻螺套是采用以下常见办法来进行安装:

  3.1.采用简易自攻螺套安装工具来安装,此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包括主动力螺杆、外六边形盖子和插销组成一体。安装前先是把自攻螺套拧入主动力螺杆下端的螺纹内,再用气动设备转动安装工具将自攻螺套安装到母材预定的深度后,主动力螺杆、外六边形盖子和自攻螺套会形成抱死状态,若是直接逆时针旋转主动力螺杆,则自攻螺套就会随着安装工具一起退出(因母材的材质较软,自攻螺套和母材之间的抱紧力不够时)。因此使用这种安装工具安装自攻螺套时,在自攻螺套到达预定深度后,需要用开口扳手卡住外六边形盖子,然后逆时针转动主动力螺杆将安装工具退出,并使自攻螺套留在母材内。此方法缺点是因自攻螺套安装到达预计深度后,均需使用开口扳手卡住外六边形盖子,方可以将安装工具退出,没办法实现快速退出安装工具,造成安装效率低下,并且主动力螺杆下端的螺纹会容易断裂。

  4.2.采用一种自攻螺套防抱死安装工具,此安装工具包括安装杆和座体,安装杆下端形成有用于连接螺套的螺纹部,座体上设有与安装杆相适配的通孔,安装杆通过通孔穿设于座体上,安装杆能相对座体周向转动以及上下运动,安装杆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螺套安装好后,安装杆与座体之间的弹性件被压缩,在安装杆的顶抵作用下弹性件使座体能产生下压螺套的作用力,且通过弹性件能防止安装杆、座体和螺套之间形成抱死状态。此工具的安装杆与座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能在安装螺套时防止安装杆、座体和螺套之间形成抱死状态,逆向旋转安装杆时安装杆易于与被旋入母材预制底孔内的螺套脱离而退出。此方法缺点是弹性件容易损坏,需经常更换,造成成本高。

  5.因此,急需一种高效、寿命长且成本低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来解决现存技术的问题。

  6.鉴于上述现存技术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攻螺套安装工具,旨在解决现存技术中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在安装自攻螺套时效率低、成本高且容易损坏的问题。

  9.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贯穿所述螺杆侧部的第一插孔,且所述螺杆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

  10.主套筒,所述主套筒套设于所述螺杆外侧,所述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套筒外,所述主套筒上相对称的两侧设有腰型孔;

  12.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在所述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螺纹段外伸出所述限位件。

  15.所述第一限位杆上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珠的圆形凹槽,所述滚珠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内,所述螺杆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的一端内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第一螺丝与所述第二螺纹段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丝一端与所述滚珠抵接。

  18.所述主套筒远离所述限位件的一端设有贯穿所述主套筒侧壁的第二插孔,所述传动杆上设有贯穿所述传动杆侧部的第三插孔,所述第二限位杆插设在所述第二插孔及第三插孔上。

  21.所述副套筒一端设有外螺纹,所述主套筒靠近所述第一螺纹的一端设有内螺纹,所述副套筒与所述主套筒通过所述外螺纹和所述内螺纹的组合螺纹连接,所述副套筒套设在所述螺杆上,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副套筒远离所述主套筒的一端上。

  22.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中,所述限位件为圆柱形且部分设置在所述副套筒内,所述限位件与所述副套筒可拆卸式连接。

  25.所述副套筒侧壁设有螺孔,所述限位件中部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二螺丝设置在所述螺孔内且所述第二螺丝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抵接。

  28.所述主套筒远离所述限位件一端的外周设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二插孔位于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钢圈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上,且所述钢圈与所述第二限位杆的两端抵接。

  29.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中,所述副套筒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台阶面,所述螺孔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台阶面上。

  30.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中,所述传动杆为外六角批头。

  31.作为进一步的改进技术方案,上述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中,其特征是,所述主套筒内的通孔直径为10.05mm。

  33.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包括:螺杆,所述螺杆上设有贯穿所述螺杆侧部的第一插孔,且所述螺杆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主套筒,所述主套筒套设于所

  述螺杆外侧,所述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套筒外,所述主套筒上相对称的两侧设有腰型孔;第一限位杆,所述第一限位杆插设于所述腰型孔及所述第一插孔上;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套设在所述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螺纹段外伸出所述限位件。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主套筒侧部开设腰型孔,且在螺杆侧部开设第一插孔,然后将第一限位杆插设在所述腰型孔及所述第一插孔上从而将螺杆固定在主套筒内,主套筒通过第一限位杆带动螺杆旋转,通过腰型孔的设计,主套筒与螺杆之间不会形成抱死状态。主套筒一端设有限位件,且限位件套设在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上,因此当螺杆的第一螺纹段附带自攻螺套旋转伸入母材时,当自攻螺套恰好全部伸入母材后,所述限位件与所述母材抵接,此时限位件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螺杆设有第一螺纹段的一端过于伸入母材中。当螺杆再次旋转从自攻螺套中取出时,因为自攻螺套恰好伸入母材内,因此自攻螺套紧固在母材内,且螺杆再次旋转时,第一限位杆在腰型孔中摆动后才会带动主套筒旋转,因此当螺杆从自攻螺套中取出时,螺杆与主套筒之间留有缓冲时间,可以不借助外界工具从而将螺杆顺利从自攻螺套中快速取出,且自攻螺套不会被螺杆带动导致自攻螺套从母材中脱离。本实用新型实施方式提供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避免了螺杆从自攻螺套中取出时带动自攻螺套从母材中脱离出,且能够将自攻螺纹紧固在母材中,实现了高效安装自攻螺套;且该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在安装自攻螺套时,不会对安装工具造成损伤,且多处零部件可拆卸,容易维修,因此成本低、寿命长。

  41.附图标记:1、螺杆;101、第一插孔;102、第一螺纹段;103、第二螺纹段;2、主套筒;201、腰型孔;202、第二插孔;203、内螺纹;204、第二凹槽;3、第一限位杆;301、圆形凹槽;4、限位件;401、第一凹槽;5、滚珠;6、第一螺丝;7、第二限位杆;8、传动杆;801、第三插孔;9、副套筒;901、外螺纹;902、螺孔;903、台阶面;10、第二螺丝;11、钢圈;

  42.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效果更加清楚、明确,以下参照附图并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43.在实施方式和申请专利范围中,除非文中对于冠词有特别限定,否则“一”与“所述”可泛指单一个或复数个。

  44.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

  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完成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没办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46.请参阅图1-图7。其中,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包括:螺杆1,所述螺杆1上设有贯穿所述螺杆1侧部的第一插孔101,且所述螺杆1一端设有第一螺纹段102;主套筒2,所述主套筒2内的通孔直径为10.05mm,所述主套筒2套设于所述螺杆1外侧,所述螺杆1设有第一螺纹段102的一端位于所述主套筒2外,所述主套筒2上相对称的两侧设有腰型孔201;第一限位杆3,所述第一限位杆3插设于所述腰型孔201及所述第一插孔101上;限位件4,所述限位件4套设在所述螺杆1设有第一螺纹段102的一端上,所述第一螺纹段102外伸出所述限位件4。

  47.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螺杆1的上端设有第一插孔101,所述第一插孔101贯穿所述螺杆1的侧部,详见图3;所述主套筒2的中部设有腰型孔201,详见图4,所述腰型孔201设有两个,两个所述腰型孔201分别位于所述主套筒两侧上且相互对称,当所述主套筒2套设在所述螺杆1外侧后,所述第一限位杆3插设在两个所述腰型孔201及第一插孔101上,因此所述螺杆1通过第一限位杆3、腰型孔201及第一插孔101的组合固定在所述主套筒2内,当主套筒2带动螺杆1转动时,由于腰型孔201的设计,从而主套筒2与螺杆之间不会形成抱死状态,即螺杆1会在主套筒2转动后才会跟随转动。所述螺杆1的下端设有第一螺纹段102,所述第一螺纹段102用于装配自攻螺套(未图示),所述螺杆1设有第一螺纹段102的下端位于所述主套筒2外,所述限位件4套设在所述螺杆1的下端,且所述第一螺纹段102外伸出所述限位件4,因此当螺杆1的第一螺纹段102附带自攻螺套正向旋转伸入母材(未图示)时,当自攻螺套恰好全部伸入母材后,所述限位件4与母材表面抵接,此时限位件4能够尽可能的防止螺杆1设有第一螺纹段102的下端过于伸入母材中。当螺杆1逆向旋转第一螺纹段102从自攻螺套中取出时,第一限位杆3在腰型孔201中摆动后才会带动主套筒2逆向旋转,因此当第一螺纹段102从自攻螺套中取出时,螺杆1与主套筒2之间留有缓冲时间,主套筒2与螺杆1之间不会形成抱死状态,可以不借助外界工具并将螺杆1顺利从自攻螺套中快速取出,且自攻螺套不会被第一螺纹段102带动导致自攻螺套从母材中脱离,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能轻松实现高效率安装自攻螺套。

  48.作为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还包括:滚珠5和第一螺丝6;所述第一限位杆3的中部设有用于放置所述滚珠5的圆形凹槽301,详见图5,所述螺杆1远离所述第一螺纹段102的一端内设有第二螺纹段103,所述滚珠5从第二螺纹段102中进入并设置在所述圆形凹槽301内,然后所述第一螺丝6与所述第二螺纹段103螺纹连接,且所述第一螺丝6一端与所述滚珠5抵接。通过将滚珠5置于圆形凹槽301中,然后第一螺丝6拧入第二螺纹段102中将滚珠5固定在第一限位杆3上,通过滚珠5、圆形凹槽301、第一螺丝6及第二螺纹段102的组合,从而进一步实现将第一限位杆3固定在主套筒3上,使得自攻螺套安装工具的内部结构稳定。

  49.作为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还包括:第二限位杆7和传动杆8;所述第二限位杆7为圆柱形,所述传动杆8在本实施例中为外六角批头,所述主套筒2上端设有第二插孔202,所述第二插孔202贯穿所述主套筒2的侧壁,所述传动杆上8设有贯穿所述传动

  杆8侧部的第三插孔801,当传动杆8设有第三插孔801的部分伸入主套筒2内时,所述第二限位杆7插设在所述第二插孔202及第三插孔上801,从而将传动杆8固定在所述主套筒2内,且当传动杆8与数控设备(未图示)连接时,数控设备带动传动杆8旋转,传动杆8通过第二限位杆7带动所述主套筒2旋转,所述传动杆8与所述主套筒2之间可拆卸式连接,因此便于拆卸更换零部件,减小使用成本且便于清洁。

  50.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还包括:副套筒9;所述副套筒9的上端设有外螺纹901,详见图6;所述主套筒2的下端内壁上设有内螺纹203,所述副套筒9与所述主套筒2通过所述外螺纹901和所述内螺纹203的组合螺纹连接。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螺杆1为阶梯形状,即所述螺杆1的上端直径大于螺杆1中部的直径,所述螺杆1中部的直径大于所述螺杆1下端的直径,所述副套筒9套设在所述螺杆1的中部外侧,所述限位件4设置在所述副套筒9的下端,所述限位件4为圆柱形且限位件4与副套筒9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4套设在所述螺杆1的下端上,所述螺杆1的上端、中部及下端分别与所述主套筒2、副套筒9及限位件4间隙配合,因此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内部结构稳定,且多处零部件设计为可拆卸式结构,容易维修,因此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常规使用的寿命长。

  51.作为进一步地方案,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还包括:第二螺丝10;所述副套筒9下端侧壁设有螺孔902,所述限位件4中部设有第一凹槽401,即所述限位件4的截面为“工”字型,详见图7;所述第二螺丝10设置在所述螺孔902内且所述第二螺丝10一端与所述第一凹槽401抵接,所述限位件4通过第一凹槽401、第二螺丝10及所述螺孔902的组合与所述副套筒9可拆卸式连接,当第二螺丝10从螺孔902中取出时,第二螺丝10脱离第一凹槽401,此时限位件4可从副套筒9下端取出,此结构简单便于制造生产,且结构稳定安全性高。

  52.作为更进一步地方案,所述副套筒9下端侧壁上设有两个相对称的台阶面903,所述螺孔902位于其中一个所述台阶面903上,所述副套筒9利用扳手拧入主套筒2下端内,通过在副套筒9下端侧壁上增设两个相对称的台阶面903,便于将副套筒9安装在主套筒9上。

  5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自攻螺套安装工具还包括:用于固定所述第二限位杆7的钢圈11;所述主套筒2上端的外周设有第二凹槽204,所述第二凹槽204为圆形,所述第二插孔202位于所述第二凹槽204内,所述钢圈11套设在所述第二凹槽204上,且所述钢圈11与所述第二限位杆7的两端抵接,通过在第二插孔202外增设钢圈11,所述钢圈11将第二限位杆7固定在第二插孔202中,防止第二限位杆7晃动,逐步加强该自攻螺套安装工具的结构稳定性。

  54.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攻螺套安装工具,当自攻螺套安装工具的传动杆8连接数控设备后,将自攻螺套安装在螺杆1的第一螺纹段102上,随后传动杆8根据数控设备输入的指令旋转,传动杆8通过第二限位杆7带动主套筒2旋转,主套筒2通过第一限位杆3带动螺杆1旋转,然后螺杆1带动自攻螺套伸入母材中,当自攻螺套全部伸入母材时,限位件4与母材表面抵接,防止螺杆1下端继续伸入母材中;随后传动杆8反转,由于主套筒2侧壁上开设了腰型孔201,因此主套筒2与螺杆1之间没形成抱死状态,即反转的初始时间不同步,主套筒2会先旋转,然后再带动螺杆1同步旋转,因此反向旋转螺杆1时,易于与被旋入母材预制底孔内的自攻螺套脱离而退出,从而工作效率高,且无需借助外界工具,方便省力。

  55.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方案后,将容易想到本实用新型的其它实施方案。本实用新型旨在涵盖本实用新型的任何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这些

  变型、用途或者适应性变化遵循本实用新型的一般性原理并包括本方案未公开的本技术领域中的公知常识或惯用技术方法。说明书和实施例仅被视为示例性的,本实用新型的真正范围和精神由权利要求指出。

  如您需求助技术专家,请点此查看客服电线.功能涂层设计与应用 2.柔性电子器件设计与应用 3.结构动态参数测试与装置研发 4.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研发 5.3D打印工艺与设备

上一篇: 自攻螺套简易装置东西的运用办法

下一篇: 共享点买的电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