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品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产品中心 > 直槽丝锥

三门峡水库的教训蓄水64年却败在泥沙淤积问题上

时间: 2023-12-12 作者: 直槽丝锥
产品详情

  黄河是中华民族的发源地,也是一条“母亲河”,它全长5464公里,自西向东分别流经青海、四川、甘肃、宁夏、内蒙古、山西、陕西、河南及山东9个省。

  这条养育了无数中华儿女的母亲河,因为她阴晴不定的特性为居住在她沿岸的子民带去了无限的危机。

  如何既能保障黄河流域两岸的经济稳定发展,又能保障这条母亲河的生生不息,继续造福中华子孙,成为了历朝历代发展的头等大事。

  二是黄河水资源的变化问题,如何平衡黄河枯水期和汛期的水资源问题也是治理黄河的关键;

  三是如何改善黄河的生态环境,这是治理黄河,最治本的方法,也是一劳永逸的百年大计。

  泥沙问题,通过在黄河两岸修建防风林,能改善水土流失问题,减少泥沙的产生,从源头上遏制,但是此方法见效慢,一批防风林从育苗到成林起码要经过十多年。

  经过当地考验查证,国务院研究决定,在黄河上游修建一座超大容量的水库,一次性解决泥沙和水资源的问题,将黄河这条不受控制的河流彻底梳理一遍,解决掉年年都会洪水泛滥的中下游水患问题。

  当时,还是建国初期,我国没有修建大型水利枢纽工程的经验,不得不求助于老大哥——前苏联,想让他们能派专家来我国协助修建。

  1957年4月13日,黄河上第一个大型水利枢纽工程——三门峡水库,正式投入使用。

  三门峡水库担任着黄河下游防洪、防凌的重要任务,它控制了黄河流域面积68.84万km2 ,占黄河流域面积的 91.5% ,控制了黄河来水量的 89% ,来沙量的98%。

  它的建立保护了冀、豫、鲁、皖、苏5省25万平方公里范围内1.7亿人口的生命财产安全。

  然而,就是这样一项利国利民的大型水利工程,却因为当初的设计者是前苏联人,对我国地形环境并不是十分熟悉,对黄河的真实的情况更是不了解。

  在没有经过详细调查研究的情况下,匆忙设计出了三门峡水利枢纽的第一期工程,没有将泥沙淤积的问题考虑周全,才导致了此后数十年的重大隐患。

  实际上,当初三门峡在立项的时候,就遭到了黄河上游地方政府的反对,其中以陕西省的反对意见最大。

  大家一致认为,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建立,虽然能排解黄河下游洪水的隐患,但是,在某一些程度上,会对黄河上游地区水土排放问题产生严重的威胁。

  部分地方官员认为,要解决黄河水患完全不必要建设三门峡水库,只要解决好黄河沿途的水土问题,就能解决根本问题。

  1955年,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前苏联专家提出三门峡工程方案时,清华大学水利专家黄万里和水电总局实习生温善章就曾经公然反对过此提案。

  不过,当时大家的重点全部集中在如何快速解决黄河下游的水患问题,对于个别的异议并没做出理会,最后,大会全票通过了三门峡水利工程的提案。

  1961年,大坝开始蓄水,第二年下半年,上游的陕西省政府担心的问题就出现了。

  大量的泥沙淤积在潼关到三门峡的河道里,导致潼关的河道被动抬高,渭河成为悬河。

  关中平原的地下水无法排泄,大片的田地出现盐碱化甚至是沼泽化,粮食大面积减产。

  至1962年2月,库区泥沙淤积量达 15.3亿吨,93%的来沙淤积在库内,在渭河口形成了拦门沙,造成渭河下游河道排洪能力变弱,防洪压力加大。

  陕西省人大代表,在4月召开的全国人大二届三次会议上,提出保护335米移民线以上居民的生产、生活、生命安全。

  为了减缓库区淤积问题,三门峡排淤工作组首先决定将三门峡水库改为敞泄滞洪排沙运用方式,闸门全部开启敞泄。

  但是这样的解决方法根本没办法排泄掉库内大量淤积的泥沙,仍然有60%的泥沙淤积在库内排不出去,造成淤积的末端上延。

  到1964年10月截至,泥沙的淤积已达到了35.75亿m3 ,潼关的河道仍然继续在抬高,上游粮食年年减产,农民苦不堪言。

  迫于严峻的现状问题,有关部门研究决定,对三门峡水库做出重大的修改,新增“两洞四管”,增加大坝的泄洪能力。

  “两洞四管”分别于1966年7月和1968年8月两次分批投入到正常的使用中,经过第一期大规模的整改工程,三门峡的泄洪能力增加了一倍,排沙能力也得到一定的改善,在某些特定的程度上暂时缓解了泥沙的淤积问题。

  但是库内仍然有20%的泥沙淤积无法排泄,潼关以下的淤积问题得到了解决,但是冲刷范围无法涉及到潼关,所以潼关高程问题仍然存在。

  相继打开1号至8号施工导流底孔,降低1号至5号机组进口高程,期间水库仍然采用敞泄排沙运用方式。

  经过第二次整改,库区的冲刷加剧,一直居高不下的潼关高程首次下降了2.01m。

  1973年,库区采用了”蓄清排浑“的方式,减缓了库区的淤积,为了可以增加低水位时的泄洪排沙能力,1990年-2000年,又先后打开了9 号至12号施工导流底孔。

  三门峡水利枢纽经过两次的整改,在很大程度上解决了泥沙淤积导致河道升高的问题。

  到2002年汛期后,潼关以下库区累计淤积量达到29.52亿 m3 ,潼关高程一度达到最高328.78 m。

  面对新的严峻形式,为降低潼关高程问题,2002年11月,水库将运用方式调整为非汛期最高水位按不超过 318.00 m控制运用非汛期回水不影响潼关,库区冲淤基本平衡。

  综合数据观察,2003年-2011年,属于枯水、枯沙系列年,年均入库水 量为 231.7亿m3,沙量为2.62亿吨,与 1974— 1986年 相比,年水量减少41.1%,年沙量减少73.8%,沙量减少幅度远大于水量减少幅度,年均含沙量降低到 11.3 kg /m3。

  其中,汛期入库水、沙量分别为 108.6亿m3 和 2.00亿吨,分别占年水、沙量的47%和76%;非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为316.68 m, 汛期的为304.80 m。

  与1974—1986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略有抬升,而潼关以下库区发生冲刷,共冲刷泥沙1.666 亿 m3 ,年均冲刷泥沙0.185亿m3。

  2012—2017年,入库水沙还属于枯水、枯沙 系列,年均入库水量为243.亿 m3 ,沙量为 1.46 亿吨,与1974—1986 年的相比,年水量减少 38.3% ,年沙量减少85.4% 。

  该时段沙量减少幅度更大,年均含沙量降低到 6.0 kg /m3,其中汛期入库水、沙量分别只119.1亿 m3 和 1.19 亿吨,占年水、沙量的 49 % 和 81.5% ;

  水库非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为 317.67 m,汛期的为 307.26 m,与 1974—1986 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均有抬升,潼关以下库区共淤积泥沙 0.828 亿m3 。

  年均淤积泥沙 0.138亿m3 与时段 2003—2011 年的相比,非汛期和汛期的坝前水位平均值也均有抬升,在入库水沙条件相近的情况,潼关以下库区发生淤积,主要是由于坝前水位较高造成的。

  由以上两个时间段监测到的数据分析,2003-2011年运用的水位运行方式,更能够在在枯水、枯沙条件下保持库区不淤积,有利于库区长远综合效益的发挥。

  三门峡水利枢纽的出现,说到底是顺应了当时迫在眉睫解决的黄河下游水患问题而产生的。

  问题出在当时的设计者只是考虑了下游的水患问题,没有最大限度地考虑上游,大坝建成后,下游的水患问题解决了,但是上游,由于泥沙淤积,导致上游的洪水无法排泄,河道的抬高,河水回流,给上游造成了新的水患问题。

  这是异化问题使然,并不是人力所能解决的,异化规律中不可完全预料的结果,导致了三门峡水利工程在使用的过程中频频出现一些明显的异常问题,如果单一的将异化的不可确定性归为决策的失误,未免过于武断。

  《三门峡水库淤积分析和运用方式研究》林秀芝、《决策失误还是异化?“三门峡水利枢纽”争议辩证》王佩琼

上一篇: 新疆若羌縣:若羌河水庫正式下閘蓄水

下一篇: 足球体育大小让球滚球规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