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中心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中心
米乐m6官网登录入口 行业动态

四川九顶山的巡山者:爬山队员和乡民合力反盗猎23年

时间: 2024-03-09 作者: 新闻中心

  九顶山前倚岷江,背靠成都平原,方圆数百平方公里生气勃勃的森林,是野生动物的绝佳栖息地,也是四川大熊猫走廊带的重要区域。

  据悉,17日什邡林场大坪管护站工作人员在护林巡查时发现一大两小共3只野生黑熊。这是汶川地震后九顶山自然维护区什邡站初次在低海拔区域发现野生黑熊。

  生态的改进,与这样一群人有关。他们背上背着锅碗瓢盆,肩上扛着麻绳编织袋,身着迷彩服,脚穿胶鞋,在这个最高海拔达4989米的无人山区巡回穿行,20多年来为维护九顶山的野生动植物而奔波,与盗猎者博弈。他们的行为逐步被认同和支撑。一群热心野外和环保的德阳尖峰野外沙龙爬山队员加入了他们,一同巡山反盗猎。 6月16日~23日,来自德阳的7名爬山队员和来自茂县当地8名志愿者组合,在九顶山下的阿坝州茂县、德阳绵竹和什邡辖区进行了为期6天的反盗猎巡山举动,撤除盗猎者设置钢丝套30多个。

  巡山完毕,尖峰野外领队王晓弟慨叹颇多,九顶山是咱们梦开端的当地,20年后,咱们终究挑选用更有含义的办法回到这儿,这不是一个完毕,而是另一个开端。”

  6月16日,德阳尖峰野外沙龙7名队员前往茂县茶山村,队员们携带了不少专业配备。为了能够更好的确保举动安全,这次参与的成员都来自德阳市爬山野外运动协会或许德阳尖峰野外爬山队,每人都有丰厚的爬山经历。依照约好,一行人要和茶山村乡民余家华等人集合,一起组成一支15人的团队,展开反盗猎巡山举动。

  头发斑白,背脊佝偻,个头不高的余家华,是四川茂县茶山村一位一般羌族农人。茶山村是距九顶山主峰最近的村落之一,山腰间的这个村落间隔茂县县城有半小时车程,而从村子步行10分钟左右便可进入山林。

  进山前,部队首先向四川省登协以及当地林业部门进行报备。17日一早,一行人从茂县茶山村动身开端攀爬九顶山,展开反盗猎举动。 与尖峰野外7名队员比较,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志愿者配备却粗陋得多,他们背上背着锅碗瓢盆,肩上扛着麻绳编织袋,身着迷彩服,脚穿胶鞋。

  跟着海拔逐步升高,几天里,山中漫着浓雾,阴雨连绵,导致能见度下降,给巡山带来了必定的难度。“最窄的当地不到半米宽,路况差,上山的几地利刻每天攀爬均匀5小时左右。”尖峰野外领队王晓弟介绍,同行的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也有10多年巡山经历,这些志愿者在追寻野生动物和反盗猎方面十分娴熟,两个团队联手能够彼此学习、协作。“志愿者教咱们怎么通过足迹、粪便判别并发现马麝、林麝、豹猫等。”

  在传统印象中,盗猎者进山都是运用猎枪等兵器捕猎动物。现在盗猎者遍及的运用钢丝套,而许多“进套”的动物在这个绵长的进程中被活活饿死或摧残至死。这些年九顶山的改变之大,让队员们无不慨叹。接下来6地利刻里,一行人在山中发现并撤除盗猎者设置的各类钢丝套有30多个,还查看了五处红外线相机,并为其替换电池。

  在3000多米的海拔高地,登协队员还对高山野生植物进行了欣赏和记载。看见平常难以见到的动物身影,让在场的队员受到了牵动,“除了动物种群之丰厚让人惊奇,还有它们的美丽,不由感叹生命的力气。风趣的是,咱们在山中还看到几处不明肉食性动物的足迹,以及在九顶山区域内初次发现赤红山椒鸟雄鸟、雌鸟,假设没有志愿者多年的坚持,咱们也不会有幸亲眼见到它们。”王晓弟慨叹地说。

  几地利刻,他们就亲眼目睹了斑羚、野猪、绿尾虹雉、红腹角雉、雪鹑等宝贵野生动物。

  最让队员感到意外的是,拍到了有“鸟中大熊猫”之称的我国特有的大型鸟类——绿尾虹雉。在2017年“四川首届绿尾虹雉维护研讨会”上,专家发布了绿尾虹雉统计数据,当时野外绿尾虹雉现存数量缺乏3000只,呈下降趋势。

  2016年,当地的牧民曾在九顶山拾到一块石斧,经省内考古专家判定,石斧来自新石器时代,关于揭秘古蜀人到三星堆的迁徙之路很有重要的参阅效果(本报曾报导)。“这次回到九顶山,咱们也沿路留意看能否持续发现历史文物,为揭开考古疑团供给协助。在九顶山这块土地上,蕴藏着太多人类和大自然的隐秘和瑰宝。”

  王晓弟介绍,关于“尖峰”队员来说,九顶山有着特殊的含义,由于这是他们愿望起程的当地。20年前,一群情投意合的朋友正是在德阳建立了德阳尖峰野外沙龙。“咱们也期望这次举动能让更多人重视九顶山,加入到维护九顶山动植物的部队中来。”

  王晓弟表明,现在现已和什邡绵竹当地相关主管部门沟通了,下半年会联合安排人员到一些盗猎猖狂的区域展开反盗猎巡山活动。

  66岁的余家华介绍,这是本年第六次巡护,协会建立以来,现已安排了150屡次巡山。

  余家华说,他小的时分家园很美丽,在那个时刻,有许多的动物在高山上。“上世纪六七十年代那会儿,山上至少有十几万只动物!”余家华介绍,他从小成长在这儿,那时的余家华常常要打猎。他是怎么从一个猎人改变为九顶山动物的守护者的呢?

  大约从上世纪80年代中期开端,由于土地承揽到户,乡民都有时刻上山去打猎,每年进山打猎的就有上千人。

  盗猎者选用几种办法打猎,用猎狗追杀,用猎枪打,用铁夹子,用钢丝套,用麻绳,尼龙绳,都能够盗猎。“他们钢丝套做得特别多,一头拴到树上,别的一头又是一个骗局,放到动物常常出没的当地。”他介绍,动物钻进那个圈里,往前走几步一下就勒紧了,动物就越蹦越紧,就这样,许多野生动物都灭绝了。在余家华家中,他还留存着部分巡山发现的钢丝绳套,严寒的绳套旁便是被套住的动物的累累白骨。

  跟着盗猎人数的增多,原居于此的野生动物数量锐减,盗猎者只得用上更残暴的手法。乃至有人放火烧山,大火一燃起来成百上千亩山林就烧掉了。然后在外围“刻舟求剑”。“逃出来的动物被他们捕杀,逃不出来的被活活烧死,山林里的惨叫声至今想起都让人头皮发麻。”余家华说。

  余家华看不下去了。“咱们不光自己不打猎了,并且咱们必定要要开端维护动物了,再不维护这些宝贵动物就都没了,咱们的子孙后代就什么都看不见了。 ”1995年,他带着弟弟余家贵,与一些乡民自发组成巡山队驱逐盗猎者。

  “断人财源”让余家华常常面对风险。一方要打猎,一方要制止,抵触在所难免。

  余家华和亲朋就这样开端巡山反盗猎,要背上30公斤20多公斤的行李,比方锅, 碗还有大米、猪肉等,一天行走20公里左右,“到猎人多的当地去给他们宣扬,见了钢丝套不管是谁的,就给他拆了,收了。”

  巡山进程中十分艰苦,有时分风雨交加,衣裳打湿,连柴火都点不燃,冬天气候冷得特别凶猛,气温零下10多度,冬天去巡山有时要踩齐腰深的雪,“有时分人一下踩下去就像一根棍子钉到土里边去。你要踏呀踏呀,爬呀爬呀,才能从雪里边爬出来,很艰苦,可是这些艰苦咱们都不怕!”

  余家华清楚地记住,在2004年8月30日他被采药人奉告,有人在山上打猎。他连夜带好干粮,又请了两个采药人协助,一行5人清晨4点打着手电动身,总算在走出15公里后与对方遭受。

  余家华发现,此刻对方4个人已打了4只斑羚、5只猪獾和1只绿尾虹雉。余家华刚问对方为何不维护野生动物,一个猎人就从地上捡起了火药枪,将枪口对准他们。“再废话,崩了你!”危如累卵之际,余家华与巡山队员扑上去拨开枪管将盗猎者扑倒扭打起来,最终凭仗人数的优势将对方制服。猎人的4支火药枪被收缴,斑羚也被余家华送到茂县森林警方立案。

  巡山初期,余家华向猎人宣扬环保认识,没少遭反诘“凭啥管我?”他只好改变做法:如对方人多,就只记下头绪;如自己人多,就设法让对方交出猎枪。

  改变发生在2004年。时任村主任的余家华到茂县参与训练,遇见了时任茂县扶贫办副主任的刘志高,无意间聊起反盗猎的事。在刘的协助下,余家华等人在民政部门取得注册建立了“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以民间团体的方法劝止盗猎。

  一支由自家亲属和乡民组成的三十人的羌族反盗猎巡山队就这样拉了起来。“别去九顶山打猎,那有羌族巡山队巡山维护”的音讯逐步在猎人世撒播。

  据了解,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巡山队每年巡山7次,每次7至15天,每天要走三四十公里,每年行程3000公里左右。由于他们的尽力据守,使得“熊猫走廊”四川九顶山段上的珍稀动植物得以保存和繁殖。

  几年前,余家华还在山上安装了红外线摄像机,一经发现珍稀动物的踪影便会第一时刻向当地林业部门陈述。现如今,余家华的儿子、孙儿等全家十几个人都在巡山部队之中,除了政府部门的补助,一些公益安排也会不定期捐款来支撑。余家华的侄儿余有强介绍,跟着伯父余家华巡山一事,刚开端爱人不支撑,“许多时分没有补助,都是自愿,咱们做这些工作,她们觉得是功德,渐渐开端支撑咱们。”

  1995年至今,通过23年的反盗猎,盗猎者的数量在大幅锐减,从每年遇到10多支盗猎队,到现在1年1~2支。“现在农人致富的办法多了,盗猎的人少了,但仍是没有绝迹。”

  2012年,“茂县九顶山野生动植物之友协会”取得了世界野生生物维护学会等单位颁布的“我国野生生物卫兵举动”出色卫兵奖。乡民们的举动取得了当地政府的支撑,也取得了来自北京、四川等地公益安排的支撑。本年6月这次巡护完毕,余家华将发现的珍稀动植物相片发到了朋友圈,一起,他在日记中写下:“咱们要把生态和生物物种维护好,让绿水青山常在!”

  (原标题:组成:爬山队员+当地乡民 任务:反盗猎+寻访动植物;九顶山有群巡山者)

上一篇: 【以案说法】一男人捕杀野生动物 一审获刑两年罚款8000元

下一篇: 常用螺纹底径对照表合集